第十六章陈浩等待时机
第十六章陈浩等待时机 (第2/2页)陈浩的性格,决定了陈浩一生的命运!
陈浩的话,说到了翟向文的心坎上,翟向文一向严肃的脸上,荡漾开满意与欣慰的笑容。
“我以前经常说,一个人,除了有知识,还需要有格局。你们听听陈医生刚才的话,这就叫有知识,有格局。”
“有知识,是陈医生刚才的话,不仅从抢救病人的必要性考虑,还充分考虑了做这种手术的技术性和可行性,很好!”
“我说陈医生有格局,因为我特别喜欢陈医生最后这句话,一个医生,明知可为而不为,有违我们当医生的初衷。”
“这句话说得非常好,对我也是一种警醒,也更加坚定了我对开展这项技术的信心和决心。”
“我现在决定,这项技术,由陈医生负责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陈医生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找我。”
“明天开始,陈医生回病房工作,门诊的工作由李嘉文负责。”
陈浩早就料到,让他回来,肯定不仅仅是开个会这么简单。果然,翟向文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将这个项目尽快落到实处。
从此,陈浩与赵丹萍每晚牵手压马路、卿卿我我的日子变得极为稀少了。
陈浩,又迅速投入到病房那紧张且繁重的工作中去,除此之外,他还肩负着翟主任交给他的重担,他时刻思考着,如何才能迅速将项目落到实处。
神经外科的邹副主任如约为神经内科的医生们上了一节关于“经侧脑室前角穿刺进行脑室外引流”的课。
邹副主任讲得很好,很生动,但是,这毕竟是理论,在理论与实践之间,还有着需要陈浩克服的巨大的鸿沟。
是的,适应症如何掌握,时机如何把握,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事项,有什么可以导致失败的原因......这些,没有人教陈浩,陈浩的身边也没有可以被他请教的人,连邹副主任也是纸上谈兵,没有半点临床实践经验。
陈浩到图书馆,找来了大量的文献和书籍,细细翻看,认真做好笔记,每天晚上睡前,在安定药物发生作用之前,他都要将技术流程在脑海里“走”一遍。
日复一日,这样的技术流程,在陈浩的脑海里,已经成为一种自然的条件反射。陈浩有足够的自信,只要拿起手术器械,他就能一气呵成,将手术做完。
此时的陈浩,等待的是一个时机,一个能保证一举成功的时机。毕竟,这是新技术,翟主任和陈浩,都不想第一次就以失败告终。
一个周四的下去,赵丹萍来到病房,陈浩看见,知道丹萍一定有事,赶紧迎了上去。是啊,自从他们确立关系以后,这是赵丹萍第一次来病房找陈浩。
“丹萍,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