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老朋友的故事
第四十六章 老朋友的故事 (第2/2页)——当然,前提是这位击剑冠军可以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并且严格按照自己训练的剑术来。
擂台武者转街头武者,就如同表演武者转擂台武者一样,都要受到一定的训练。
但就如同表演武者同样具有强大的身体素质,甚至比一些实战武者还要好一样,擂台武者的技术意识,也比街头武者更强。这绝不是说他们不能打。
最多就是“能打”的方式不同而已。
所以,在追求规则下极致的残奥会擂台上,确实很少有人会将“破械”这种技能练起来。
TX-0若有所思:“说起来也确实是这样哦。残奥会是有年龄限制的吧?我记得是六十来着?绝大多数‘普通的天才’在四十岁之前就会触及自身的巅峰了吧。少数‘不凡的天才’在这个岁数也会遭遇瓶颈。”
但那远不是外功技术的极致。
就如祝心雨曾将“内功的至境”描述成“看不到彼岸的汪洋”一样。
外功的极致,如同喜马拉雅一般。普通人仅仅是看到就会绝望。而登山者就算只登上上段,也能一览众山小。“顶峰”也是一个较大的范围。
哪怕真的“登顶”了,山也能以微弱的速度长高。
当然,当然,珠穆朗玛峰必然是有其极限的。一个星球上的山最高能有多高,还是看重力与岩石的质地。
如若有一个永恒的存在观察群山,那么它会觉得岩石在流动。岩石本就是一种流体,只是流动得很缓慢。
外功也必然是有极限的。
松岛宏道:“你们当年又为什么会想要创造这样一门鸡肋的手段?”
向山摇了摇头:“这可不是‘创造’的。没人会想要刻意设计这样一种技巧。只不过某人战斗着战斗着就自然而然就掌握了类似的技巧,然后将之提炼出来,成为一门新的武学。”
“我有一个老朋友,是一个工程师。最好的那种。当然,我也是,不过我们的方向不一样。他比较擅长机械,尤其是极端条件下的传动部件,我比较擅长计算机硬件。”
“最开始起事的时候,他就跟我们在一起了。那个时候,我们什么都缺,义体虽然是顶尖的,但是所有的渠道都被管控了,想要搞到新的,真的很不容易。什么东西都得修修补补。”
“所以他代替大家承受了来自后勤的压力。”
“而且由于那个时候人手不足,所以就算是后勤人员,也得加入到‘刺杀’的行列。我们就是这样祈祷着可以早一日灭除所有的……贼人。”
向山如此说道。
“越是修理,就对义体越是了解。他能够仅凭声音就判断义体内部机械的运转状况,仅凭听劲就做出诊断。”
“再然后,他还要上去应付那些暴君的‘保镖’们。”
“渐渐地,就掌握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