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读书人的事(加餐)
第七百二十三章:读书人的事(加餐) (第1/2页)田丰页页翻看着新版的论语,心中不禁勇气滔天巨量,实在是这本书带给他的冲击太大了。
要知道,汉末培养一个读书人的成本太高了,其中最难得的还是书籍。
并不是说原版书籍难得,比如《论语》,11705字罢了,而且分为前十篇《上论语》,后十篇《下论语》,这种基础书籍并不难得。
难的是没人教授,你根本就看不懂。
古代由于竹简的书写困难,不可能给你搞什么长篇大论,而是尽可能的用简短的几个字来表达一段思想,或者几段不同的思想。
即便到了现代,还有听话听音的说法,更何况在古时候生产力比较低下的时候。
有书看不懂,那跟没书有个屁的区别,所以,老师的地位才那么的高,与给予你生命的父母几乎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而田丰手中这本并不厚的书册,不单单是有论语的原文,更包含了五种不同学说上的解释,这就十分重要了。
可以说,只要是认字的,便可以自己去研读,只要下苦工,定然能学有所成。
归结原因,便在于五种不同学说对论语的解释上,越是碰撞,越是能激发人的思考欲望,越是让人能深刻理解其中深意。
快速翻看了一下其他封面一模一样的书籍,发现完全都是相同的,连字迹都一模一样,转瞬间田丰便想到这是刻印的,毕竟他天天都要用到印玺。
这整整一四轮马车,怕不是有几千册,这要是散播到市面之上,会造成多大的轰动,田丰都不敢想,最重的要是,《论语》有了,《孟子》《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还会远吗?
若是都按照这种方式,放入大量的解读进去,那……田丰都不敢想,天下个大世家会乱成什么样子,怕不是矛盾会被彻底点燃。
现在的世家内部已经是一片混乱了。
一部分世家之人发觉,各家的学问在敝扫自珍之下,已经发展到了极限,他们希望恢复上古制度,当年齐国修建稷下学宫,有教无类,开启了‘百家争鸣’的时代,现今各家学说的起源,都来自于当初的稷下学宫。
这些人希望将知识大规模流传开来,尽量做到有教无类,让更多的人才出现,进行思想上的碰撞,以期待各家学说能更进一步,如此一来才能让各家的人才便的更多,能力更加突出,世家的地位更加稳固。
这部分人会在家乡开课,比如当年的卢植,公孙瓒和刘备就是听过卢植公开课的学生,其他还有很多,号称学生几百的郑玄,开办书院的庞德公和司马徽,会收徐庶这种游侠儿为弟子。
而另一部分人则觉得,应该彻底固化阶级等级,农者务其农,织者织其布,吏者世代为吏,官者永为官,各司其职,做好本职之事,天下才会安定祥和,天下安定,世家本身的地位也才会稳定。
毕竟,即便是世家,也不能保证世世代代都有出类拔萃的人物出现,保证家族地位不会衰落,彻底固化阶级,才是保持地位最好的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