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条约之外
第539章 条约之外 (第1/2页)为安慰日本,美国也给了他补偿。1922年2月6日,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在华盛顿签订的关于限制海军主力舰吨位的《华盛顿海军条约》。在这个条约里,原本海军实力远差于法国的日本一跃获得远超过法国的力量。
条约规定各签约国战舰、战斗巡洋舰总吨位比率为10:10:6:3.5:3.5。同时对主力舰的建造、轮替、吨位和武器都作出了严格的限制。条约同时还规定各签约国在西太平洋岛屿的防御区和海军基地维持现状。该五国还另外签订了一项条约,对潜艇和毒气的使用作出了规定。
这一条约的最大的赢家依然是美国,其次是日本:通过此条约,美国获得了与号称“日不落帝国”英国在海军力量上的平等地位,为美国依靠强大的工业力量最终统治两大洋打开潘多拉之盒。日本则堂而皇之地成为海军地区强国,扩大了其在太平洋的实际存在。
华盛顿的军备协议其实是一种“纸面上的相互追求”,美国在这次会议达成的四国条约和九国条约中试图确保太平洋的现状,并要加强1899年和1900年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的信誉。如果这些目标能够实现,那么美国在远东地区维持一支海军部队的必要性将会大大减轻,不必派驻一支海军部队去保护菲律宾群岛以及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商业活动。
而英国则因为日本海军势力的崛起,因为不能将绝大多数海上力量布置在亚太,在联日还是联美上明智地选择了美国,从此不但接受美国与之分庭抗礼的现实,还必须在亚太和美国共进退----因为以它的力量,不足以单独和日本制衡。
在另一个事关中国议案的国际会议,于1921年11月11日至1922年2月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与会的有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葡萄牙、中国九国,最后形成的决议称之为《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简称《九国公约》。
这次中国政|府派出施肇基、顾维钧、王宠惠三人为全权代表,余日章、蒋梦麟为国民代表,共130多人组成的庞大代表团出席,它的重中之重,就是要解决山东问题。原计划还有广州政|府外交次长伍朝枢为代表,但是孙逸仙不承认北京政|府,要求自派不遂,伍朝枢未赴。
会议期间,中国方面曾提出收回关税自主权,取消领事裁判权,撤退外国驻华军队和收回租界、租借地等,但均招拒绝。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这么大的让步,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列强所不能容忍的,但是这个提案却是由中国北洋政|府在美国的授意下提出的。因为美国准备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它的前提是“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的完整”,确立各国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的原则。日本独霸着山东,这个政策便无法实施。
让中国代表团漫天要价,势必诸国要就地还钱,这样,中国山东问题便可以乘隙而解----怀着“内疚”心情的英国,怕是也不愿意日本在中国一家独大吧?只要英美同步,其它的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葡萄牙都不是问题。而单单日本一家,很难和八国相抗衡。
不能说美国人的外交策略不成功,其实以美国人的实力,和在华盛顿签约的背景已经表明:美国在亚洲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中日的双方会谈在2月4日完成,并在华盛顿签订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其附约。条约规定,日本将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中国将该地全部开为商埠;原驻青岛、胶济铁路及其支线的日军应立即撤退;青岛海关归还中国;胶济铁路及其支线归还中国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