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五 四行仓库 二十五
二百二十五 四行仓库 二十五 (第2/2页)谢晋元说道:“我们孤军死守四行仓库,面对三十万日军绝无取胜可能,只能是能拖一时是一时,能争取到一天是一天,最起码,先熬过今天晚上再说。”
上官至标也说道:“团座说的极是,如果不是因为日本人担心害怕得罪西洋国家,不敢使用重炮,不然我们的仓库早就守不住了。不管日本人耍什么计谋,咱们只能接着,没得选择。”
周至寒点头说道:“日本人多次败在我们手下,在西洋观察团面前,颜面尽失,他们现在是急于找回颜面,所以派来了第一战神和最新式战机。就像各位说的,我们没得选择,只能应战!但是各位请相信我,无论日军派来什么样的飞行员,我绝对有把握击落,在此兄弟们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候,我绝非狂言。”
看着总教官自信坚定的眼神,所有人心中又多了几分把握。
另外几名军官也点头,既然日本人划下道来,镇守四行仓库的将士们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由不得咱们。
然后,所有人都把坚定的目光看向了周至寒,一起向他伸出了手。
日军提出的这种战法,等于直接把各方二百名士兵的性命,挂到了各方出战飞行员的背上。
前几次王牌对王牌空战,双方只是出动一架战机,败的一方只是机毁人亡,而这一次,败的一方将会带走二百人作为陪葬,这对于双方的飞行员来说,是天大的压力,而这种战法是日本人提出来的,说明日军有必胜的把握,由此可见,第一战神有多厉害。
周至寒把手放在众人的手上,最后,谢晋元和所有人的手握在一起。
周至寒低声说道:“我们第一组挑出最强的二十名弟兄,只要他们能够坚持五分钟,我绝对在五分钟之内击落日军的第一战神,然后,对日军剩下的一百八十名士兵发起空中打击,并一举歼灭!但第一组的二十名兄弟,可能会有死伤。”
上官至标说道:“哪有打仗不死人的。第一场,我带弟兄们上去。你放心,总教官,就是第一组的兄弟死的只剩下一人,也绝对能坚持五分钟。”
“我上!”雷雄跟上官至标争,“刚才拼刺刀,你消耗太多,明天,我带弟兄们上第一场。”
“不要和我争了!”上官至标说道,“集成火力支援我不如你,拼刺刀你不如我。”
雷雄不再说话,鼻子有点发酸,他知道第一组上去的人有多凶险,仓库里四百名士兵,去掉受伤的,能不能抽出二百个不挂彩的还不知道,所有人疲惫至极,而日本人却可以在一夜之间,从三十万万人当中挑出最勇猛的二百人。
足足一分钟,所有人都不说话,谁都知道,第一组上去的二十个人,会有多艰难。
过了一会儿,谢晋元说道:“答应日本人,我们应战。但我们有两个条件,仓库里有十名兄弟重伤垂危,需要送出去救治。还有,我们要一台电话和外面取得联系。”
雷雄拿着大喇叭,答应日军的挑战,同时告诉他们谢晋元所要的两个条件。
过了十分钟后,日军的一名中佐没带任何武器,从战壕里慢慢走了出来,他身边带着一名翻译。
雷雄和万连卿卸掉所有武器,迎了上去。
双方站在苏州河桥上,离南岸的老百姓和外国的观察员们只有二三十米。
“我军指挥官吉丸清武将军答应谢团长的第一个要求,但贵军的十名重伤员不许携带武器,必须要在西方观察团的监护下离开。至于谢团长的第二个要求,我方可以答应,但是有个条件。”
雷雄眼神收缩。
日军中佐说道:“我军只派两名狙击手把守苏州河桥,你们可以派人从苏州河桥上拉着电话线进入四行仓库,但每次不能超过两人。时间一个小时,能不能接通电话,就看你们自己的能力了。”
双方之间的对话,二三十米外的老百姓和各国观察员们听得清清楚楚。
人群愤怒了。
日军人多势众,居高临下,处处逼着四行仓库的中国守军不得不就范。
太欺负人了。
这太欺负人了。
外国的观察员们用蔑视的眼神看着日军的中佐,这么长的河桥,拉着电话线躲过狙击步枪,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人的奔跑速度,怎么可能跑得过子弹?
日本人太欺负人了。
外国观察员们只能表情上的愤怒,对此他们无法插言。不能引起外交上的纠纷。
“这是小鬼子的阴谋,苏州河桥这么长,没有人能拉着电线躲过两把狙击步枪。”
南岸的老百姓中有人叫道。
“对对对!决不能答应小鬼子……”
老百姓中有人拿砖头想砸日本人,被雷雄劝说阻拦。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大度。
雷雄知道,日本人不可能退步,而且日本人是明知道不可能有人能拉着电话线冲桥,所以才假装答应并给出条件的。
“雷长官!小刀汇的弟兄们想为国家,为仓库里的兄弟们出一份力,愿意一试,把电话送到四行仓库!”
说话的是那名白须飘飘的老者,在他身后,站着几排身形矫健的年轻后生,一个个腰间插着明晃晃的小刀。
“雷长官!斧头邦的弟兄们愿意一试,把电话给送到四行仓库。”
那名一脸凶相的黑衣人双手抱拳,对雷雄说道。
雷雄哽咽:“各位兄弟的好意,在下带谢团座和仓库里的所有弟兄们表示感激。但,保家卫国是我们军人的天职,不能连累你们,这件事就由我们军人来完成。”
白衣老者:“雷长官!我们都是中国人,看不得小鬼子在我们的土地上横行霸道,耀武扬威,今天,就让小刀汇为国出战。”
黑衣中年人:“斧头邦请求为国出战,请长官答应。”
“江苏武中华愿意为国出战……”
“山东马奔愿意为国出战……”
“四川范小四愿意为国出战……”
苏州河南岸的中国人,纷纷请战。
————
感谢书友
20170720154142210
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