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当街刺杀
第七章 当街刺杀 (第2/2页)禁军得令之后马上拔刀就围了上去,只不过对付高手,可不是人多就有用的。
禁军和东宫侍卫又没配合过,再加上李皓偷偷发射石子,一下子打在了东宫侍卫转换的节点上,让他们乱了节奏。
任辛的经验丰富,一下子找到了突破口,随即拼着背脊被砍了两刀,终于是逃出了包围圈。
之后毫不恋战,任辛飞身上了屋顶,便向着远方而去。
李皓当然不能明目张胆的包庇,便安排道:「东宫侍卫留下护卫,其余人立刻去追,孤一定要见到刺客,死活不论。」
禁军应声之后,立马便开始了追捕,同时也有人赶去通知兵马指挥司,有刺客的事。
待禁军走后,陈喜上前说道:「殿下,我们还是赶紧进去吧,万一这任辛还有同党,外面总是不安全的。」
李皓点了点头:「好,那我们先进去到外厅坐坐,想来等会父皇母后得了消息,应该就会召我进宫问话。」
果然,李皓这还没坐一会,崔明的贴身内监就来
到了东宫。
见到李皓之后,赶忙上前问道:「殿下,您这没受什么伤吧,陛下和皇后知道您遇刺的事,可是被吓坏了。」
李皓回道:「有劳胡内监了,幸好东宫侍卫得力,我也只是最开始被被吓到了,并没有受伤。」
胡内监闻言长舒了口气:「谢天谢地,那您这回跟我进宫一趟,陛下和皇后娘娘正在宫中等您呢,另外陛下特意嘱咐了,让您一定要乘太子车辇。
同时这次跟我一同过来的,还有两百宫中近卫,足以保证安全,殿下可以放心。」
太子车辇好倒是好,不过因为坐它太过隆重,所以李皓一般不愿意麻烦,毕竟直接骑马多方便。
但这次没办法,只能答道:「好,那胡内监稍坐,我这就让人去准备车辇。」
在这等待的过程中,都城里面的气氛也已经有了变化,因为崔明听到李皓被刺杀的消息,极为震怒。
第一时间便下令禁军接管城门,不允许任何人进出,京城府衙所有人尽出,全城搜捕刺客。
因此等李皓他们再来到街道上,这里已经空空荡荡,只剩下巡城的兵士在四处巡逻。
进了正阳宫后,王怡立马就冲了上来,拉着李皓的手,就开始全身仔细打量。
弄得李皓好不尴尬,赶紧说道:「母后放心,我只是受了点惊吓,一点伤都没有。」
说着怕王怡不信,还全身都拍了拍。
王怡即使没看到不对,却也没法放心,转头向陈喜问道:「太子真没受伤吗?」
陈喜躬身回道:「回禀皇后娘娘,殿下确实没有受伤,那个刺客第一轮暗器没射中,随后就被东宫给拦了下来,并没有近殿下的身。」
见确实没受伤,王怡才有些放心,但随后又唠叨道:「这是你运气好,之前叫你多少次,不要自己骑马,要坐车辇,这样是不是更安全,至少能防住暗器吧。」
李皓对这话,只能连连点头,保证以后一定听话,这才让唠叨结束。
然后崔明才问起了正事:「颢儿,这次是谁刺杀的你,你有眉目吗?」
李皓递上一枚银针,说道:「这是那名刺客的暗器,根据东宫侍卫所说,应该是朱衣卫左使任辛的独门暗器。」
崔明闻言浑身一震,伸手接过银针之后,立马召侯官长闫旭前来,让他来认认这个东西。
内外侯官本就是负责查探各国情报的,对于朱衣卫二号人物的资料,自然也是了然于心。
看过之后,当即肯定道:「这确实与案档中记载的任辛之物相同,刚刚臣也问询了与刺客交过手的士卒,基本可以确认刺客就是任辛。」
得了准确消息,崔明心中怒火顿时就爆炸了,怒喝道:「好一个安帝,不仅要夺我安国珍宝,竟还要刺杀太子,动摇国本,简直是丧心病狂。
命人传旨,八百里加急,将鸿胪寺出使之人召回,速敲景阳钟,召诸大臣大殿议事。」
胡内监听命后,立即便开始草拟圣旨,并吩咐其余内监去敲钟。
而在这期间,崔明还不忘对闫旭说道:「追查刺客的事,朕给你三天时间,如果到时还查不到人,那你的位置就交给更有能力的人,下去吧。」
太子被当街刺杀,他这个掌握暗探机构的人,肯定不可能置身事外,这也就是李皓没有什么事,否则只怕就不是去职,而是丢命了。
因此闫旭连辩解都不敢,赶忙出去召集手下,在这事上,他也已经有了思路。
任辛在刺杀过程中已经受伤,这养伤总是要用药的,也得有养伤的地方。
之前他就知道朱衣卫在都城是有据点的,并特意追查过,但是都城里面关系
错综复杂,有很多地方他也没法查,所以最终也是无疾而终。
但现在有了这事,谁敢再阻拦他,他就敢给人冠上与刺客同谋的帽子,誓要把对方给找到,这样即使没找到任辛,他也有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在闫旭开始忙碌的时候,李皓陪同崔明一起来到了大殿,这次大家都知道崔明情绪不好,因此殿上显得格外的安静。
最后还是崔明自己打破了平静,他把李皓被朱衣卫刺杀的经过说了一遍,然后便把顺天府尹和兵马司指挥使给叫出来,严厉呵斥了一顿。
虽然没有把他们给当场撤了,但虽然都明白,这两人在这位子上也待不长。
对此,李皓表示很满意,因为这两人都是郑家、明家他们那一边的人。
本来李皓就得想办法收拾他们,现在这样倒是省了不少手脚。
随即崔明便问起在场官员,对于这件事的处置意见。
这时即使之前和李皓作对的,想要谈和的人也要顾念一下崔明的情绪,于是在场众人很快就达成了统一。
那就是面对安国的挑衅,绝不能退缩。
因此崔明当即下令,安定侯储樊、永昌侯郑灼整兵五万前往岐州,并向安国发去一封问罪函。
如果安国没有一个说法,宿国绝不吝惜于为此兵戎相见,并且让安国的贵人们,自己也小心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