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华山神女
第二百九十九章 华山神女 (第2/2页)怎么说也轮不到自己才是。
就算再怎么掣肘,难不成杨戬还找不到一两个死士?
现在就两个可能。
要么,是因为三圣母已经喜欢上了那伪君子,杨戬不好下手。
要么,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姜临当然倾向于后者。
这她娘的是个坑,背后不知道有什么谋划。
而姜临既然已经参与了进来,而且看样子老头子也知情,并且没有阻止反而是默认。
既然如此,姜临能做的,那就是给自己多要一点权限。
便宜行事这个词,就很有说头了。
杨戬闻言,想了想,唤出二十四旒的天帝凌霄冕旒,从其中一道冕旒上,摘下一颗葡萄籽大小的白玉珠,放在了姜临的手里。
“但有异动,百无禁忌。此乃凌霄加持,而非敕命。”
“啊?”
姜临呆呆的看着手里的白玉珠,葡萄籽大小的玩意,却沉甸甸的压手。
不是,玩的这么大?
我配拿着这个?
姜临抬起头来,眼前却已经没有了杨戬的身影。
这就开始了?
姜临嘴角抽了抽,小心翼翼的将手中的白玉珠子收起来。
先是老头子给了自己一个无后遗症的复活甲,现在杨戬又给了自己一个这玩意。
一个比一个夸张。
这是妥妥的大战之前必有补给的节奏。
姜临心里打起了十二分的小心。
“现在,就看看那位伪君子到底是什么来头吧。”
姜临现在就仿佛接到了轮回乐园特色的主线任务,任务信息那叫一个简单,一切都得靠自己摸索。
该死,说好的天启妈妈呢。
姜临暗自叹息一声,脚下迈步,朝着华山的西山走去。
踩着流风来到了华山的西峰,在这里,有一尊新建成的庙宇,并不如何大,但处处都透着精致和华贵。
庙宇的牌坊之上,七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敕建华山神女庙。
很显然,这绝对是杨戬搞的。
妹控的细节啊。
姜临正看着,眼中突然闯进来一个人。
只见那位于华山西峰的华山神女庙之前的广场上,有一位身穿青色士子袍服,看起来儒雅随和的男子,正在广场上焦急的踱步。
姜临眸光一闪,紫金神光浮现在了眼中。
紫微法眼之下,那男子的一切根底都尽在眼中。
在姜临的眼中,那男子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神异之处,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
姜临想了想,调动酆都权能,以此来摸查这男子的前世。
一直往前倒腾了十八世,都是平平无奇的经历,甚至从没有接触过修行之事。
这可是真正的,查了十八辈子,却什么也没有发现。
姜临并不意外,他相信,杨戬探查的绝对比自己深入。
既然这男子本身没有问题,那么会是什么有问题呢?
姜临心里想着,身躯一晃,便出现在了神女庙前广场之上。
原本的漆黑长袍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身淡雅的青色道袍,头上不曾束冠,只是用一根温润的桃木簪子扎起。
与此同时,姜临的面容也发生了改变。
原本带着英气的面孔,变得沉稳了几分,眼角眉梢,也多了几分稳重,劾下也长出了短须,一双眼睛也没有了少年的英武朝气。
取而代之的,则是过尽千帆的淡然与平和。
简而言之,就是中年版的姜临。
从英武俊秀的少年,变成了中年沉稳帅大叔。
姜临看着自己目前的样貌,嘿嘿一笑,信步来到了那士子的身后。
“福生无量天尊。”
那士子正在神女庙的广场前踱步,身后却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
他下意识的转身,只见一位青衣道长缓步而来。
那道长逆着阳光行来,说不出的超然俊逸。
让同样一身青衣的士子不由得自惭形秽。
“见过这位道长。”
士子忙不迭的还礼。
“请问这位善信,为何徘徊华山神女庙宇前?”
姜临微笑着点点头,声音温吞和煦。
“这……”
士子的神色僵硬了一些,拱手道:“在下有些……私事,不便与人言说,还请道长见谅。”
“无妨无妨,只是见善信似有心事,贫道这才多嘴一问。”
姜临微笑摇头,道:“既然如此,那贫道便告辞了。”
说罢,便绕过这士子,朝着神女庙内走去。
“道长来此是?”
士子却追问。
姜临停下脚步,回身笑道:“贫道乃麻姑山炼炁士,与此地神女有旧。”
“今得知神女下降华山,造化一方百姓,特来相会。”
士子闻言,神色有些僵硬,嘴角礼貌性的笑容也有些维持不住。
这道长一番话,实在是有些太过暧昧了些。
什么叫有旧?
什么叫特来相会?
是不请自来,还是神女特地相邀?
士子一时间心乱如麻,再看那道长风姿,越发自卑了起来。
心里却生出一阵无名火,不再言语,匆匆迈步就要离去。
“还未请教善信姓名?”
身后传来那道长依旧沉稳和煦的声音。
“小生,刘彦昌。”
刘彦昌下意识的回答,而后又挺了挺胸膛,补充道:“侥幸,有一道举人功名!”
“刘善信真乃人中龙凤也。”
姜临“真心实意”的夸赞,而后脚下一动,再出现时,已经是在距离刘彦昌十数丈之外。
这一幕,让刘彦昌的身躯僵硬。
如今,修行者的存在早就不是什么秘密,刘彦昌好歹是个举人,在本地也有些头脸,自然知道这一点。
见那道长施展神通,刘彦昌再也忍不住,沉着脸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姜临停下了脚步,回头看了一眼,眯了眯眼睛,从怀中摸出一道铭刻着紫微讳的玉符,灌注法力进去。
“道长怎么有闲情逸致联系本王?”
其内,传来了曾经的秦王,如今的大周天子的声音,只是在姜临面前,秦王更习惯以“本王”自称。
毕竟他是在还是秦王时,和姜临相识。
“有一事劳烦。”
姜临没有客气,只是笑道:“贫道在华山地界办些事,此地有一位举人,还请殿下找个名头,剥了他的功名。”
“好。”
秦王没有打一个磕巴,更没有问是因为什么。
“道长也不用觉得这是以权谋私,但凡是做官的,有官身的,就没有几个干净人,想要查总能查出毛病,只看本王想不想就是。”
秦王甚至还有功夫宽慰姜临一句。
姜临笑着点点头,道:“此事若成,当有殿下一功。”
他没有细说,只是放下了手中的玉符,不是他瞎许诺,只要秦王出了力,相信杨戬绝对不会吝啬。
无他,事关杨婵,在杨戬的心里就没有小事。
姜临做完了这些,走进了眼前的华山神女庙。
刚刚走进去,便看到了一位身穿碧绿长裙,气质淡雅如莲的女子,正对着姜临微笑。
“奴家怎么不知,何时有了一位麻姑山的旧识,还请道长解惑。”